第815章 烂片导演的坏习惯
书迷正在阅读:都市之无敌至尊、小精灵之第五天王、神医小术士、反派娘重生后的团宠生涯、娱乐从拍巴啦啦小魔仙开始、重生归来夫人她又狠又绝、放开我的安妮、墨少,您的夫人A爆了!、盛世暖婚:亿万前妻不好惹、[GB]海底
??这虽然是中美电影论坛,但到最后不可避免的演变成了中国电影论坛,杜克安稳的坐在这里,仔细听着这些中国电影圈内顶尖人物的发言,也算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充分了解。 ??在讨论中,中国影片质量低,导演难辞其咎。 ??因为自从中国电影进入到商业化模式之后,基本上实行的都是从香港流传过来的导演中心制,而不是好莱坞流行的制片人中心制,现在中国最流行的,就是在影片开始前或者结束后,字幕出来时,打上“某某导演作品”几个字,看起来除了导演,其他一切都是浮云。 ??而不管电影本身质量有多差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绝大多数导演都会信誓旦旦的宣称,自己的这部作品是多么呕心沥血,自己对于这个剧本是多么喜欢,拍摄这个电影是多么有诚意。 ??与这类“表功”相对应的,就是这些导演们几乎无一例外的也会诉苦:拍摄环境多么艰苦,演员们多么危险……但对于观众来说,辛苦和危险,怎么可能成为容忍一部电影不知所云的理由呢? ??这种“苦肉计”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之后,现在很多烂片导演也开始抱怨,其中最经典的一种说法,就是导演在私下里会把责任推到演员身上,比如对于演员的片酬的抱怨,去年年底,就有消息说某个女演员开出1000万一部的片酬,把很多想找她拍片的人吓退了。 ??一位导演就私下抱怨说他这部电影本来想请圈内某某大牌,但对方要价太贵,制作资金的很大一部分被用来支付片酬,导致在其他方面的预算不多,致使原定的一些特效、场景都无法完成,影片质量自然不可能很高。 ??在最近一段时间,“高片酬”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现象,导致不少演员也开始回应,宣称这也是“市场行为”:“猪肉还能涨价呢,演员片酬为什么不能涨?要价高,那是因为市场有需求。” ??演员的抱怨当然也有道理,某些明星演员、明星导演因为以往一些电影积累下来的口碑,成为他们票房号召力的保证,一些年轻偶像,更是因其庞大的粉丝群让诸多制片公司羡慕。 ??除了把责任推给演员,许多导演也习惯性的把责任推给编剧,很多导演都说,目前中国没有好编剧,仅剩的几个质量不错的编剧要价又太贵,而且交稿仓促,台词之类的根本没有经过打磨。 ??还有导演分析说,中国电影的商业化浪潮其实只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,而在这十几年里,老一辈的编剧,其创作思维已经根本无法满足现有的商业化的需求,年轻一辈的编剧,又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结构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,导致写出来的本子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,导演们不得不重新返工,但导演本身基本上没有几个是文学科班出身的,所以在很多细节上,这样做起来的故事也都会被挑出毛病。 ??从编剧的角度来看,导演们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。 ??在场的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就一再强调编剧维权的重要性,在他看来,正是因为现在的导演们整天篡改编剧的剧本,导致很多精彩的故事被弄得乱七八糟,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不少电影,导演们都没有经过编剧同意就把剧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篡改,不但丧失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容,甚至损害了剧本本身。 ??而且王兴东也在抱怨,编剧本身在电影制作的诸多环节里,要价已经算是最低的。 ??“一部投资几千万的电影,能够给编剧的也不过就二三十万,这已经是很高的了,但比起演员,导演的片酬,这几乎就是个零头,甚至还不如办一次发布会的花销,就算这样还有很多剧组欠着编剧的钱没有完全付清。” ??他几乎是在站起来向制片方声讨,“这种现象在业内已经很普遍了,哪个编剧没有讨欠款的案子背在身上?所以,中国电影差,根本不是编剧不行或者要价贵,而是整个行业都没有尊重编剧的劳动,导致编剧也没有积极性来做一些事情。” ??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方面导致的,杜克曾经在这个国度的电影圈里挣扎奋斗过,加上从几年前开始,就让人一直关注中国市场,搜集相关的资料,对于很多情况也都有所了解。 ??目前关于中国电影的质量低下,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中国电影大环境很好,导致很多社会游资都集中到影视投资方面,而这些热钱大部分都是从“投资”的角度出发,追求的就是短期的利润回报。 ??从中国电影目前的状况来看,一部电影从开机到制作完成,一般也就是半年到一年左右,如果前期筹备不需要搭景的话,从拿到剧本到立项一般也就短短几十天的时间,而导演制作后期、****进行审查,一般也都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。 ??电影上映之后,几乎在一个月内都会下线,所以,如果主攻内地市场,不牵扯海外卖片,并且票房的确不错的话,一部电影的投资方最多一年半就可以把资金回笼。 ??从这个时间表来看,留给创作者的时间很少,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来一部精品,几乎不太可能。 ??但对于这种“短平快”捞钱的方式,诸多民营资本也显得振振有词:我们本来就来投资的,投资自然是要看回报的,电影精品那是艺术家的事情,观众口碑好不好,那也是导演的事情,商人能赚到钱就足够了。 ??从近两年的中国烂片类型来看,大部分的电影集中在惊悚、爱情、喜剧三类,因为根据市场调查,这三类电影基本上是目前投入成本最低、又最容易产生票房回报的种类。 ??如同好莱坞一样,惊悚片的投入一般都很少,这边的圈内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:惊悚片不会赔钱。 ??而爱情故事也一样,只要找对偶像演员,做好宣传,哪怕是翻拍韩剧都能引来诸多小姑娘的花痴。至于喜剧,则对档期的要求比较高,而像黄百鸣之类的香港导演,虽然每部喜剧电影都招来骂声一片,但就是因为靠上了贺岁档,所以几乎从来就没有亏过。 ??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低成本、低档次的作品都可以赚钱,使得国内诸多投资方对于国产商业电影的要求开始逐渐降低,毕竟商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,与其大成本、高代价的去拍摄一部制作精良的商业大片,反不如花少一点钱拍一部烂片,尽管内容不好看,却可以赚钱。 ??这方面最突出的反例就是张国师的《金陵十三钗》。此前有传闻说,他的投资人之所以和他分手,就是因为《金陵十三钗》的确花了数亿元来进行制作,但最终的票房结果却是惨败,让作为商人的投资方无法接受,开始思索另外一种风险较低的套路。 ??商人逐利无可厚非,但这种投资思路必然会对中国电影发展起到一些不良影响,谁都知道,中国电影想真正走向世界电影市场,惊悚、爱情、喜剧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。 ??这种思路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电影的多元化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中国目前基本没有出现过正宗的科幻电影,而从好莱坞真正能流通全世界的电影来看,其中最少一半带有明显的科幻概念或者特征。 ??能真正流通世界的科幻片迟迟无法出现,除了导演群落缺乏理工素养之外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路投资方并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。 ??因为科幻电影需要的特效、后期时间都很长,而在两到三年之后,更无法预计同档期都会碰上什么样的对手,而且电脑特效这种东西,无论从哪方面看,都的确是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想要通过低成本来蒙混过关,只会成为‘五毛钱’特效,根本不可能制作出优良的特效效果。 ??“成天看着飞机从头顶飞过,却从没有坐过飞机,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处境。” ??姜小军的话无疑很具有代表性,“我们的技术认知层面只能在地面上活动,不是不想飞。而是一没技术,二没观念,三没钱,少了一样都飞不起来!” ??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夸张,但不是没有道理,中国电影想要真正走向世界,绝不是哪方面单一努力就能达到的结果,更不是有几个好莱坞式的剧本就能解决的问题。 ??就像杜克所说的一样,好莱坞电影能横行全世界,从来都不是剧本的原因,更不是创意和创新导致的结果,这是一种全方位综合的现象。 ??后面,又有人把话题引到了杜克这边,他也适时的说了几句,“我只是一个导演,只能从导演的角度看问题,在我看来,贵方很多新崛起的商业导演,要避免沾染一些坏习惯……” ??有些话杜克并不适合说的太深,否则作为一个外人,必然会被视为挑拨。 ??在他看来,很多中国的烂片导演的坏习惯,都是受到了一些香港导演的传染。